超市里,一些商品“加量不加价”的促销活动,总是能引得不少顾客哄抢。但是,将这种现象引入到职场,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。最近,我总能听到不少职场人对此很是抱怨。陈雪好像就遭遇了这样的状况吧?
陈雪:算起来,我现在应该是身兼三职:人力资源部负责人、策划,还有销售任务在身。其实我本身只是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,后来公司的策划离职,老板觉得我这方面能力也不差,就兼任了策划。再接着因为销售部任务压身,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老板又不想再招人,我又承担起了一些销售工作。这一整年下来,人忙得像个陀螺,收入却丝毫不见涨。
清敏:近来,“节流政策”是个相当普遍的做法,大型企业如谷歌、星巴克等也都开始执行。不只是针对资深主管,事实上,更普遍的是“人事冻结”也就是“遇缺不补”,留下的工作由其他同仁共同分担。
潜在的价值和机会
陈雪:遭遇“加量不加价”,说没有怨言,那是不可能的。毕竟,事情没少做,工资没多拿,我能如此“忍气吞声”,也多半是看重这背后潜藏的机会。说心里话,这一年来,我的成长速度是之前的数倍。
清敏:我这里也有这样一个案例:在一家跨国公司任员工关系经理的何先生,今年被额外增加了一个做HR审计的职位,尽管没有额外的薪金或补助,但他非常乐意,而且,其他同事听说此事后,居然也主动要求加入,大家的考虑居然大致相同:不为劳动支付薪水这种节省成本的方式,确实很难让员工感受到一个关怀的企业文化。但是做与不做,选择的权利是在员工自己的手上,之所以感兴趣,完全是因为这份工作可以增加和提高个人本身的价值。
宝华:有个朋友就跟我打趣:老板恨不得我是个变形金刚,什么缺都能补,什么事都能做!对于如此吝啬的老板,我心里也恨啊!但我没有反抗,支持我的动力就是:我就任由你榨取吧!等我能将所有的工作都玩转,当你发现我是不可或缺的人才的时候,我再来跟你谈条件,到时候,“新仇旧账”一起算!
陈雪:哈哈,有时候我也这么想,万不得已就来一点阿Q精神:能者多劳嘛!
让自己变得达观
宝华:当然,对于这种“加量不加价”的情况,热衷学习和提高的乐观者,将此视为一个接触、学习新技能的机会;也有悲观者认为自己陷入了被老板“拼命榨取”的深渊,消极应对;更多的人,会觉得有活干总比没活强,毕竟,危机时期,没活干才是最可怕的。
陈雪:当然,我不赞成只靠多干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因为那样很可能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一头老黄牛。我曾经有一名非常聪明的朋友,她最初只是办公室内勤,工作内容不过是打杂而已,她自然不满足于此,私下里会经常学习销售技巧,今年年初,因为其所在的销售部同时有3名女同事怀孕生子,人手奇缺,她在被临时摊派工作的那半年间,居然做出了不亚于其他同事的业绩。如今,她理所当然成了一名销售人员,收入是以前的3倍,并成功转型。
清敏:这就是达观者的高明之处,他们会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工作的变化,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机会,而是将这些变化视为引领自己至下一个成功点的转机,同时从数量、速度和质量上赢得这场游戏。
宝华: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状况是,因为身兼数职,很多人分身无术,有名女白领就告诉我,她不得不用两倍于正常的工作时间,来应付额外的工作,这一年来,基本处于全年无休状态。
清敏:这里要讲的另一个问题就是:以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。任劳任怨分担工作,既未为组织带来附加价值,也未增加自己的可用性,相反,聪明工作者会想办法增加效率,某种程度上也避开了增加工作负担的痛苦,甚至可以享受多量又多样的工作。
宝华:看来,遭遇“加量不加价”,当我们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,不仅要有达观的心态,更得有高效的方式。如果老板看到你这种出众的表现,时机一到,他不给你加价心里都不踏实啊!